储能电站
储能电站

☆储能系统应用

  储能-最常见的是化学储能,通过电池充放电作业,起到削峰填谷、提高电能质量、充当备用电源、调节频率参与智能电网建设等作用。在国家“十四五”规划来看,储能将是未来能源革命的“刚需”,成为推动我国电力能源变革、结构调整的重要支撑。电站建设采用“分散式布置、集中式控制”方式开展设计,全部采用集装箱预制舱式布置,选用充放电效率高、使用寿命周期长、安全性能高的磷酸铁锂电池,通过高压电缆线路接入电网侧。

  风电和光伏等新能源发电属于间歇性能源发电,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,深受“弃风”、“限发”的困扰。由此,储能系统作为电网中能量缓冲环节,在系统中是发-输-配-用必不可少的。我们要大力发展各类型储能技术配合,发挥电网的系统价值,从而将储能的应用推向市场,支撑储能产业的快速发展。

储能系统在满足峰值负荷用电的同时,可以降低发电机组或变压器所需容量。除此之外,储能系统还能在夜间,或分布式能源维修期间,持续为主要负载提供部分电源,减少停电时间。

图片35.jpg

☆储能系统在微电网中的三点主要作用

储能是电力系统“采-发-输-配-用-储”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构建新能源微电网的基础。风电和光伏等新能源发电属于间歇性能源发电,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,深受“弃风”、“限发”的困扰。通过储能系统对电能进行缓冲,可以优化电能质量和提高新能源微电网的稳定性。那么,储能系统在微电网中的起到怎样的作用?

微电网定义:

微电网是智能电网实现的重要组成部分,能实现内部电源和负荷的一体化运行,并

可与主电网进行协调控制,平滑的接入主电网或独立运行,并能满足甚至提高用户对电能质量、电能可靠性和安全性等要求。

微电网与大电网衔接示意图

1.jpg

微电网存在两种典型的运行模式:并网运行模式和孤岛运行模式。

在主电网与微电网都正常的情况下,微电网与主电网并网运行,微电网所发电量优先满足就地用户负荷的使用需求,若电量有剩余或不足,则与主电网调度。当微电网系

统检测到主电网故障或电能质量存在严重问题时,微电网将主动断开与主电网,独立运行以保证主要负荷的正常运行。

◆储能在微电网中主要作用:

一.提高分布式能源的稳定性

分布式能源诸如太阳能、风能、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,普遍受外界环境如光照、温度、风力、气候等因数影响比较大,所发电量具备随机性、不稳定性特点。在微电网与电网断开,独立运行情况下,微电网中分布式能源的输出功率随着环境因数的变化而变化,无法为负荷提供稳定的输出。储能系统应用于微电网中,通过能源管理系统(EMS),将分布式能源与储能系统、主电网协同控制,可以平稳分布式能源的波动,稳定输出,并提供分布式能源的就地利用率,避免远距离传输给主电网照成传输压力及电力损耗。

二.改善用户用电的电能质量

在微电网与主电网连接,并网运行时,其电能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,即功率因数、电压不对称、电流谐波畸变率、电压闪降等参数需达到相应值。

按以上第一点中所述,微电网在无储能系统的情况下,受其本身能源的特性影响,无法保证电能质量,尤其是电压稳定性。储能系统的运用,能够对微电网电能质量的提升发挥重要的作用,系统通过对储能系统中PCS控制,在稳定电能输出的同时,调节储能系统向微电网输出的有功、无功,同时解决电压骤降/跌落问题。

在面对主电网电压骤升、骤降等问题时,储能系统可以提供快速功率缓冲,快速吸收/补充电能,提供有功,无功功率支撑,稳定电压波动。储能系统也能为微电网提供部分谐波治理功能。

三.调峰

储能系统在微电网中,可以在负荷低谷时候,存储分布式能源发出的多余电能,在负荷用电高峰时候释放电能,调节负荷需求。储能系统作为微网中能量缓冲环节,储能

系统在微电网中,可以在负荷低谷时候,存储分布式能源发出的多余电能,在负荷用电高峰时候释放电能,调节负荷需求。储能系统作为微网中能量缓冲环节,在微网系统中是必不可少的。



Copyright © 四川瀚舟风光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 蜀ICP备2022009356号-1
XML地图 技术支持:技术支持